湿疹悄悄爬上身,中医去诊有妙计!

2016-11-15

  湿疮是皮肤科常见的一种过敏性炎症性皮肤病,相当于西医学的湿疹,以多形性皮疹、渗出倾向、对称分布、易于复发和慢性化、自觉剧烈瘙痒为特点。中医学文献对本病早有记载,如《医宗金鉴·外科心法要诀》中浸淫疮记载:“此证初生如疥,瘙痒无时,蔓延不止,搔津黄水,浸淫成片。”

  

blob.png

 

  中医古代文献中并无湿疮之名,一般依据其发病部位、皮损特点而有不同的名称。若浸淫遍体,滋水较多者,称“浸淫疮”;以丘疹为主者,称“血风疮”或“粟疮”;发于耳部者,称“旋耳疮”;发于乳头者,称“乳头风”;发于手部者,称“瘸疮”;发于脐部者,称“脐疮”;发于阴囊者,称“肾囊风”或“绣球风”;发于四肢弯曲部者,称“四弯风”;发于婴儿者,称“奶癣”或“胎疱疮”等。

  总因禀赋不耐,风、湿、热阻于肌肤所致。或因饮食不节,过食辛辣鱼腥动风之品或嗜酒伤及脾胃,脾失健运,致湿热内生,又外感风湿热邪,内外合邪,两相搏结,浸淫肌肤发为本病;或因素体虚弱,脾为湿困,肌肤失养或因湿热蕴久,耗伤阴血,化燥生风而致血虚风燥,肌肤甲错,发为本病。

  一、辨证要点

  本病常因饮食失节或过食腥发动风之品伤及脾胃,脾失健运,致使湿热内蕴,造成脾为湿热所困,复感风、湿、热邪,内外两邪相搏,充于腠理,浸淫肌肤,发为本病。湿性重浊黏腻,易耗血伤阴,化燥生风,故病史长,多缠绵不已,反复发作。

  湿邪是较主要的致病因素。湿邪有外湿、内湿之分。外湿是指存在于自然界的湿气,四季中以长夏湿气较盛,所以长夏多湿病。外湿伤人,除与季节有关外,还与生活环境、工作性质等有关,如居处潮湿、水上作业、涉水淋雨等都可能成为感受湿邪的条件。内湿多由脾失健运,水谷津液运化转输的功能受到阻碍,蓄积停滞而成。《素问·至真要大论》云:“诸湿肿满皆属于脾。”湿为阴邪,易伤阳气,阻碍气机;其性重浊黏滞,致病常伴见肢体沉重、酸困以及分泌物秽浊不清、小便混浊、大便溏泄等表现;其黏滞之性多体现在病程长,多缠绵难愈。

  陈彤云教授认为,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,外湿致病可以人为地加以改善,而内湿致病日渐增多,这与物质的丰富,人们饮食结构、习惯等的改变关系密切。且生活节奏的加快使人们的精神压力加大,情志不畅,势必造成人体气机的紊乱,从而进一步影响脾胃消化功能,使“湿自内生”。

  二、论治要点

  陈彤云教授在临证中善于抓住主证,精准辨证,注意顾护正气,扶正以驱邪,总以清利湿热为主,但也会注意利湿不留邪,以及运用理气药以调畅气机,使湿邪得以从体内排出。

  湿邪是湿疮主要的致病因素,根据病机的演变和临床证候的特点,陈彤云教授治疗湿疮主要分为热重于湿、湿重于热、脾虚血燥三种证型。但在疾病发展过程中,各个证型之间会出现相互转化的情况,临证需加以注意。湿邪引发疾病常出现兼夹证,常夹风邪、热邪,且在疾病发生、发展过程中也可出现湿从热化、湿从寒化等许多变证,因此,湿疮的治疗必须以辨证为指导,灵活运用中药加减治疗。

  1、湿热浸淫证

  症状:皮损潮红灼热,瘙痒无休,渗液流汁;伴身热,心烦口渴,大便干,尿短赤。舌质红,苔薄白或黄,脉弦滑或数。常见于急性发作期。

  治则:清利湿热,佐以凉血。

  方药:清热除湿汤加减。

  常用药:龙胆草、黄芩、白茅根、生地、大青叶、车前草、生石膏、六一散等。

  加减:如瘙痒重者,可加白鲜皮、苦参;渗出重者,可加猪苓、茵陈;继发感染者,可加金银花、蒲公英;大便秘结者,可加熟大黄。

  2、脾虚湿蕴证

  症状:发病较缓,皮损淡红,瘙痒,搔后糜烂渗出,可见鳞屑;伴纳少,神疲,腹胀便溏。舌质淡胖,苔白或腻,脉弦缓。常见于亚急性期。

  治则:健脾除湿,佐以清热。

  方药:除湿止痒汤加减。

  常用药:茯苓皮、生白术、黄芩、栀子、泽泻、茵陈、枳壳、生地、竹叶、灯心、生甘草等。

  加减:若余热未清者,可加丹皮、黄柏;痒甚者,可加苦参、地肤子;继发感染者,可加蒲公英、连翘。

  3、血虚风燥症

  症状:病程日久,皮损色暗或色素沉着,痒剧,或皮损粗糙肥厚;伴面色无华,眩晕,心悸,失眠,爪甲色淡。舌质淡,苔白,脉细弦。常见于慢性期。

  治则:养血润肤,散风止痒。

  方药:养血润肤饮加减。

  常用药:当归、丹参、鸡血藤、赤白芍、白鲜皮、防风、生地、熟地、桃仁、红花等。

  加减:如瘙痒明显者,可加白蒺藜、地肤子;皮损肥厚者,可加首乌藤、连翘、夏枯草。